贡案剪纸于宋代由中原传入海陆丰沿海一带之后,渐渐融入了当地的民间文化艺术,并经过千百年的碰撞、磨合和发展,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贡案剪纸艺术。
东海贡案剪纸与其它地方不同之处,是将纸扎艺术展示在贡案上,并随着祭祀民俗活动的结束被付之一炬。为典型的祭祀纸扎。地方习俗八仙桌属贡案的一种。在贡案、贡品上,贴摆上案裙等纸扎艺术品。这令地方庙会、祭祀等民俗活动,显得更为隆重,更能体现海陆丰文化特色。
贡案剪纸的图纹,经过千百年的创新发展,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纸扎艺术。图案中除保留着中原文化特色的装饰图纹外,还揉进本地具有地方特色的装饰图纹。它围绕主题,和谐构图,虚实得体、疏密有致,严整中见灵巧。虽纤细柔媚,却罗列有序。无论是方形、长形或不规则形体,其构图都饱满充实。
展开剩余47%
贡案剪纸是通过刀趣纸味体现其艺术特色的,其造型特征和装饰效果,采用“阴剪”和“阳剪”相结合的手法,表现出不同造型在形体上的虚实。“阴剪”刚劲有力,线线相断,以面为主;“阳剪”纤细宛转,线线相连以线为主。点、线、弧、圆的有机结合,使图案清新雅致,剔透玲珑,纤柔秀逸,精妙纯真,柔中带刚。
东海贡案剪纸,以纸为媒,以刀为笔,在灵巧的双手间演绎出万千世界,它见证了千年历史的变迁,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。东海贡案剪纸以其独特的魅力,装点着人们的生活,其中既有传统技艺的美学表达,也有文化、历史的价值沉淀。2011年被列入汕尾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发布于:广东省